第008章 盐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TXT小说网 www.txtgw.com,最快更新乌江战纪最新章节!
不久,相氏部族头领相善的族弟相俭领人送一批冬衣到了虎安宫。
整个大部族里,相氏制作的衣裳为最好,虎安宫夫人试了新衣,十分满意,这当然也是瞫玉高兴的事,于是设小宴款待相俭。
瞫玉见到与相俭同来的相善的长子相美,年十三,面如冠玉,唇若涂朱,暗暗称赞“好一个美少年”。
见到相氏人,瞫玉想起与相氏有关的两个人来,一个是古丈大战战死的前相氏部族首领相德的独子相胤。
瞫玉在上年曾经见过当时十四岁的相胤,见他体格十分出色,习武多年,武功已然小有所成,一见生喜,此时感念相德救命之功,怜相胤身世,当即请来瞫剑让他尽快收为徒,视同瞫氏子弟对待,可传授最高级剑术。
瞫氏最高级剑法本不外传,虎安伯有令,再加瞫剑曾见过相胤武功,发现他根基极牢,资质颇高,印象很深,满口答应不吝教授。
瞫玉想起的另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在穿岩山受困时第一个冲上山来解救瞫伯的相氏部族武士朴延沧。
年关刚过, 瞫玉便令人专程请朴延沧到虎安宫作客,与他交谈多时,瞫玉非常高兴,又让瞫剑试了他的武功,得到虎安山第一剑的认可。
凭救主的大功,瞫伯破格提拔朴延沧为舟师五百长。
这朴延沧,名通海,时为相氏部族武士,原籍离虎安山数十公里的桐乡山。
桐乡山朴氏属于巴人的一支,但不属于白虎巴人,属于后世称为板楯蛮的一个小支系。板楯蛮的主要迁徙地在今阆中、沿嘉陵江一带,因使用木板为楯,冲锋陷阵,故而得名。
这一支朴氏缘何进了桐乡山,无据可考。
朴通海出生在一条叫鲵河的小河边,父母为桐乡山朴氏之隶,本无姓氏,有一年,其生父随朴氏头领上山打猎,头领不小心中了五步倒蛇剧毒,通海之父口吸主人蛇毒,救了主人一命,自己却中毒而亡。主人感奴才舍己救主,准通海有姓为朴,隶儿身份因此也改变。
鲵河中有一种鱼,其状如鱼,四足,其声如婴儿,当地人称为“人鱼”,也称“娃娃鱼”,就是大鲵,因其叫声特别,虽是一道美味,当地人不食此鱼,以为食之不祥,但并不如他们的图腾蛇一般受到尊崇,也有人悄悄食用。
朴通海七岁时,捉到一条两尺多长的娃娃鱼,可是,这只娃娃鱼与其他的有所不同,仍是四脚,身体前似猕猴,后似狗,声音像鸳鸯叫,其母见了,生怕惹祸,急忙让放生。
他到了鲵河边,正好碰到一个外地常来收山货的人,那人对他说:“这鱼吃了不得瘕疾,若是送到龙溪口,定然换得不少盐巴。”
朴通海一听是个好买卖,且收山货的人不是第一次到当地来,再加自己曾去过龙溪口,自以为找得到回来的路,便信以为真,不禀报母亲,跟随收山货者到了龙溪口,被连哄带吓弄到郁水盐泉,卖给了盐卿。
通海失踪,其母扯心扯肝痛哭。人们以为他是因捉了娃娃鱼惹灾,因此朴氏部族人不再敢捉此物。至今,这一条小河流中仍有大鲵,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国宝-——此是后话。
朴通海进了郁水盐泉,吃饱一顿杀威棒,才知大事不妙,木已成舟,受不住威吓打骂,只得屈从,做了兆丁,也就是盐工,成了盐奴。
盐工极苦,时有逃跑的人,因此管得极严,通海虽有逃跑之心,恨无一丝机会。先是被安排做一些小杂事,混了口饭吃;稍长,运盐、煮盐,各样苦重活路都做过。
因其秉赋强壮,数年之后,炼出一身好力气,臂力超常。吃过多少亏后,他也学得讨好工头、盐官。
盐官见他体格雄壮,心眼不缺,在一堆苦力中,如鹤立鸡群,提拔他做了护盐的盐丁,接受武功训练,不久当了打手队的小头目。
多年磨难,父母、家乡渐渐抛之脑后,昏昏噩噩打发日子。转眼,年近十八。
一年,虎安山部族所属的相氏首领相仲,即相善之父,到伏牛山盐泉处理盐务。虎安宫文史官虢永喜欢研究考证丹涪水一带历史,此次正好免费随相仲到盐泉实地考察,无意中见到朴通海相貌堂堂,臂力过人,一问知是桐乡山人氏,于是力劝相仲将朴通海买回为用。
相仲见过朴通海,果然如虢永所言,是个可用之人,向盐卿巴多许下重金为交换。巴多看待朴通海,不过一打手而已,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又本与相仲交厚,得了许多好处,便将朴通海转卖给相氏。
重金买来的奴隶,自然不是让他来吃闲饭的,回到峡门相氏,相仲让高手悉心教授朴通海武功。通海年二十一二时,立下战功,相仲除他隶儿身份,并为他取字“延沧”。
朴延沧天赋本高,又勤奋,再加之前有些基础,不出几年,便成为相氏部族中的顶尖武功高手,但因出生低微,仅为一般武士而已。年二十四五时,又立功劳,相仲选族中一个美丽少女赏他为妻。延沧常说:“相氏、虢氏是我再生父母。”
时有战事,朴延沧多次随相氏参战,后相仲及长子相德皆去逝,随相仲次子相善参战,方有此次救瞫伯的大功,也是老光棍做新郎,时来运转。
荣任五佰长后,朴延沧终于想起自己是桐乡山人,携妻回朴氏部族,喜得母亲仍在人世。
母子二十余年重相见,恍如隔了一世,悲喜交加自不必言表。
其母嘱道:“你今日的富贵, 是拜虢永夫子和相仲大夫所赐。二氏大恩,朝夕不可忘记!”
朴延沧本是忠孝之人,虽在郁水学了些杂皮习性,此时已大大改观,顿首道:“母亲尽可放心,二氏大恩,没齿不忘!”
——从此,朴延沧常随瞫伯参战,屡立战功,并于战场诸事,日渐纯熟——又是后话先交待。
不久,相氏部族头领相善的族弟相俭领人送一批冬衣到了虎安宫。
整个大部族里,相氏制作的衣裳为最好,虎安宫夫人试了新衣,十分满意,这当然也是瞫玉高兴的事,于是设小宴款待相俭。
瞫玉见到与相俭同来的相善的长子相美,年十三,面如冠玉,唇若涂朱,暗暗称赞“好一个美少年”。
见到相氏人,瞫玉想起与相氏有关的两个人来,一个是古丈大战战死的前相氏部族首领相德的独子相胤。
瞫玉在上年曾经见过当时十四岁的相胤,见他体格十分出色,习武多年,武功已然小有所成,一见生喜,此时感念相德救命之功,怜相胤身世,当即请来瞫剑让他尽快收为徒,视同瞫氏子弟对待,可传授最高级剑术。
瞫氏最高级剑法本不外传,虎安伯有令,再加瞫剑曾见过相胤武功,发现他根基极牢,资质颇高,印象很深,满口答应不吝教授。
瞫玉想起的另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在穿岩山受困时第一个冲上山来解救瞫伯的相氏部族武士朴延沧。
年关刚过, 瞫玉便令人专程请朴延沧到虎安宫作客,与他交谈多时,瞫玉非常高兴,又让瞫剑试了他的武功,得到虎安山第一剑的认可。
凭救主的大功,瞫伯破格提拔朴延沧为舟师五百长。
这朴延沧,名通海,时为相氏部族武士,原籍离虎安山数十公里的桐乡山。
桐乡山朴氏属于巴人的一支,但不属于白虎巴人,属于后世称为板楯蛮的一个小支系。板楯蛮的主要迁徙地在今阆中、沿嘉陵江一带,因使用木板为楯,冲锋陷阵,故而得名。
这一支朴氏缘何进了桐乡山,无据可考。
朴通海出生在一条叫鲵河的小河边,父母为桐乡山朴氏之隶,本无姓氏,有一年,其生父随朴氏头领上山打猎,头领不小心中了五步倒蛇剧毒,通海之父口吸主人蛇毒,救了主人一命,自己却中毒而亡。主人感奴才舍己救主,准通海有姓为朴,隶儿身份因此也改变。
鲵河中有一种鱼,其状如鱼,四足,其声如婴儿,当地人称为“人鱼”,也称“娃娃鱼”,就是大鲵,因其叫声特别,虽是一道美味,当地人不食此鱼,以为食之不祥,但并不如他们的图腾蛇一般受到尊崇,也有人悄悄食用。
朴通海七岁时,捉到一条两尺多长的娃娃鱼,可是,这只娃娃鱼与其他的有所不同,仍是四脚,身体前似猕猴,后似狗,声音像鸳鸯叫,其母见了,生怕惹祸,急忙让放生。
他到了鲵河边,正好碰到一个外地常来收山货的人,那人对他说:“这鱼吃了不得瘕疾,若是送到龙溪口,定然换得不少盐巴。”
朴通海一听是个好买卖,且收山货的人不是第一次到当地来,再加自己曾去过龙溪口,自以为找得到回来的路,便信以为真,不禀报母亲,跟随收山货者到了龙溪口,被连哄带吓弄到郁水盐泉,卖给了盐卿。
通海失踪,其母扯心扯肝痛哭。人们以为他是因捉了娃娃鱼惹灾,因此朴氏部族人不再敢捉此物。至今,这一条小河流中仍有大鲵,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国宝-——此是后话。
朴通海进了郁水盐泉,吃饱一顿杀威棒,才知大事不妙,木已成舟,受不住威吓打骂,只得屈从,做了兆丁,也就是盐工,成了盐奴。
盐工极苦,时有逃跑的人,因此管得极严,通海虽有逃跑之心,恨无一丝机会。先是被安排做一些小杂事,混了口饭吃;稍长,运盐、煮盐,各样苦重活路都做过。
因其秉赋强壮,数年之后,炼出一身好力气,臂力超常。吃过多少亏后,他也学得讨好工头、盐官。
盐官见他体格雄壮,心眼不缺,在一堆苦力中,如鹤立鸡群,提拔他做了护盐的盐丁,接受武功训练,不久当了打手队的小头目。
多年磨难,父母、家乡渐渐抛之脑后,昏昏噩噩打发日子。转眼,年近十八。
一年,虎安山部族所属的相氏首领相仲,即相善之父,到伏牛山盐泉处理盐务。虎安宫文史官虢永喜欢研究考证丹涪水一带历史,此次正好免费随相仲到盐泉实地考察,无意中见到朴通海相貌堂堂,臂力过人,一问知是桐乡山人氏,于是力劝相仲将朴通海买回为用。
相仲见过朴通海,果然如虢永所言,是个可用之人,向盐卿巴多许下重金为交换。巴多看待朴通海,不过一打手而已,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又本与相仲交厚,得了许多好处,便将朴通海转卖给相氏。
重金买来的奴隶,自然不是让他来吃闲饭的,回到峡门相氏,相仲让高手悉心教授朴通海武功。通海年二十一二时,立下战功,相仲除他隶儿身份,并为他取字“延沧”。
朴延沧天赋本高,又勤奋,再加之前有些基础,不出几年,便成为相氏部族中的顶尖武功高手,但因出生低微,仅为一般武士而已。年二十四五时,又立功劳,相仲选族中一个美丽少女赏他为妻。延沧常说:“相氏、虢氏是我再生父母。”
时有战事,朴延沧多次随相氏参战,后相仲及长子相德皆去逝,随相仲次子相善参战,方有此次救瞫伯的大功,也是老光棍做新郎,时来运转。
荣任五佰长后,朴延沧终于想起自己是桐乡山人,携妻回朴氏部族,喜得母亲仍在人世。
母子二十余年重相见,恍如隔了一世,悲喜交加自不必言表。
其母嘱道:“你今日的富贵, 是拜虢永夫子和相仲大夫所赐。二氏大恩,朝夕不可忘记!”
朴延沧本是忠孝之人,虽在郁水学了些杂皮习性,此时已大大改观,顿首道:“母亲尽可放心,二氏大恩,没齿不忘!”
——从此,朴延沧常随瞫伯参战,屡立战功,并于战场诸事,日渐纯熟——又是后话先交待。